今年10月底,吉瑞祥公司员工彭翰林在江苏扬州举办的全国井下作业工技能竞赛中,与来自全国的11家企业的85名选手同台竞技,经过理论考试、组配生产管柱、编写施工设计、CAD制图、识别工具、定点刹车六个项目的激烈角逐,摘得个人银牌,秉持“业精于勤,始可有成”的工作理念和专业精神,彭翰林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交出了漂亮答卷... ...

2018年,当实习技术员彭翰林走进井场后,发现原来井下作业跟学校学的不一样。这是一个比书本更广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海洋,是一项需要具有高标准、高要求、高素质的专业能力才能干好的工作。
“坚持不断学习,提升技术能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员。” 彭翰林下定了决心。
于是,每当他走进施工现场,口袋里总是装着笔和本子,随时记录各种重要数据和操作要点,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便及时向现场老师傅请教,直到搞明白为止。

从疑难复杂井作业处理到新工艺、新技术的推进,经常看见彭翰林主动参加的身影。当别人觉得棘手时,彭翰林却精神亢奋:“困难是磨砺自己技术最好的机会。”彭翰林坚信,无论做哪一行,都需要勤奋钻研,不管别人是否认可,只要把工作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在同一届新进员工中,彭翰林的成长最为迅速。参加工作仅仅一年,就能够独当一面,不用组织操心。
过硬的专业素养和理论知识是彭翰林的优势,这种优势让他善于发现和解决各类技术质量难题,也让他能在工作中吃得动“硬骨头”。在众多重点井难度井施工中,他沉着冷静,处置得当,多次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浅6井在井下施工中,采用连续油管封堵产层,相比常规打水泥塞,因其整体长度长、内径小等特点,工艺技术难度大,彭翰林与现场同仁一道,认真“会诊”,最终选择大尺寸连续油管、低排量泵车,通过精确计量水泥浆及顶替量等,在该井井漏的情况下,实现对产层的成功封堵。
在广汉2井,首次采用连续油管机械切割井内管柱。施工前,彭翰林就提前踏勘场地、落实物资,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项工程参数,进场作业,仅用20小时,便成功完成切割。
在西南井下作业分公司,修井队一直被誉为人才培养、输送的摇篮。“传、帮、带”活动由该队技师组牵头负责,内训外培相结合,“理论、现场、互动”三级培训模式,“一带二帮三监控”人员培养管理机制。成为加快骨干技术人才和重点岗位技能操作人才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

在操作台和技术讨论会上,修井专家范小波常看到彭翰林歪着头“凑热闹”,就对这个小伙子动了心思,“你要不要试试去参加技能比武啊?”技师组的李追,也向他发起邀请,为在技能上精益求精,彭翰林勇敢开启了挑战自我、不断超越的新征程。
在修井队,各分队定期组织进行技能比武早已成常态化。2020年,彭翰林在队上组织的技能比赛中脱颖而出,参加并通过全方位的技术、理论和心理辅导培训,代表修井队参加井下作业分公司技术比武,获得第三名。今年,经师傅的科学的指导和自己夜以继日的刻苦训练,彭翰林一战成名,在西南井下作业工比武中取得金牌,获得参加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资格。最终,凭借自己娴熟的技术和出色的发挥,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全国井下作业工技能竞赛银牌。
“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想要做得更好、走的更远,就必须持之以恒学习。”彭翰林说,只有坚持技能技术“内外兼修”,才能不断超越自我、成就自我。